圖片來源:canva 圖庫
暢銷書《慢老》作者黃惠如最新力作,溫柔同理現代人「斷捨離無能」的困境:捨不得、怕浪費、「萬一」還需要怎麼辦?當我們誠實面對東西太多,允許自己捨不得、慢慢丟,捨離之路才開啟。
「嗨,我剛好在你家附近辦事,大概十五分鐘左右會到你家,你方便嗎?」
接到這樣的電話,若不是情敵或仇人,多數人都很難拒絕。但這時候便是如拍武俠片,將所有的雜物掃到桌子底下,或有輕功也想用飛的將髒衣服拿去臥室,藏在衣櫥或棉被裡,在電鈴響起前,撥撥頭髮、微笑開門。
在十五分鐘內徹底整理好你家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,但有可能在十五分鐘依序逐漸讓家裡變得整潔。
為什麼要設定十五分鐘?
十五分鐘能避免拖延。韓國知名的整理顧問尹善玄認為,有空再大掃除的想法,只會讓自己不斷拖延,根本不需選定特定的日子整理,每天設定十五分鐘,只占一天的 1% 時間,不但實行容易,也比較能持之以恆。
而且,「沒有比沒完沒了的打掃更令人痛苦的,」沖幸子在所著的《德國流掃除術》裡說。
曾旅居德國、返回日本後開設清潔公司的她說,讓你討厭打掃的原因就是,永遠清不完,想起打掃就煩。沖幸子建議,絕對不要一次掃乾淨,每次打掃只選定一個區域就好,例如今天就只擦乾淨平面、明天整理玄關等。
把打掃變成一個可管理的任務,無痛地融入日常生活,不需要匆忙或緊張。以下有幾個方法幫助你,用十五分鐘讓整理更順暢。
▌用計時器
用手機設定十五分鐘,然後倒數,或是你想要輕快點,可以放音樂。我放過,大約四首歌的時間,重點是,時間到,一定要停止。用計時器可以幫助你專注,並只在規定時間內整理,這對拖延整理有奇效。
我依據這個方法用手機設定十五分鐘,而且一分鐘都不想超過,心裡想就算再怎麼討厭整理,只要忍耐十五分鐘就好了。
第一天時,只有整理七分多鐘就去看手機,「原來才過七分鐘呀」。第二天、第三天情況好多了,整理到忘了時間。而且,小小的奇蹟發生了。因為每天十五分鐘其實已經將房間整理個大概,之後看到房間裡雜亂的地方就會順手收拾,順手的事就不是壓力,家裡需要整理的地方愈來愈少。
▌以熱點分,不以房間分
「我常用森林大火比喻,起火的熱點如果不即時處理,便會失控燒毀整座森林,」在二十多年前創建十五分鐘整理術的飛行女士(FlyLady)說,熱點也就是你走進一個房間首先看到的地方。
什麼是熱點?浴室是一個房間,但浴室裡的馬桶、洗手檯、淋浴間或浴缸都是熱點;廚房是一個房間,但流理檯、爐灶周遭、水槽都是熱點。
用熱點分,除了能迅速將雜亂在蔓延成熊熊大火前撲滅,另外也能將整理工作分配成更小的任務,以便在十五分鐘內完成。
▌不要從最亂的房間開始
有一句俗話說「頭過身就過」,先從最困難的開始,後面就會很輕鬆?
因此一想到整理,你不會想從單腳的襪子、過期的藥品或鬆垮的 T 恤開始下手,而是直接挑戰魔王等級的儲藏櫃、抽屜或堆放成垃圾場的地方。
記住,永遠從最容易的地方動手,例如擦桌子,徹底完成一項任務後,才往下一步進行。
▌擁抱不完美
十五分鐘你能刷馬桶,也可能把廚房水槽刷乾淨,但不可能把窗戶、紗窗都拆下洗淨,所以十五分鐘要排除較大的任務。
並請擁抱不完美。
有時候十五分鐘很順利,馬上就看到效果,有時候覺得很難熬,放心好了,你是人,允許自己夠好就很好。任何巨大的改變都是從一小步開始,每天十五分鐘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,重要的是,你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整理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