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甘節稅法:全方位理財第三堂課,讓你隱形加薪,退休金翻倍
特價 新品 全方位理財

阿甘節稅法:全方位理財第三堂課,讓你隱形加薪,退休金翻倍

闕又上

萬化企業

2025/04/25

中文

9786269959204

定價 $500

79折優惠價 $395(優惠期限至9999/12/31)

內容簡介

4大領域X 20個節稅重點打擊 ,
啟動節稅思維,運用多元節稅策略,融合多樣工具,
小資族與中產階級存下第一桶金的機會來了! 

‧如何避免高額稅負與誤觸法律風險,不踩雷?
‧投資證券究竟是長期持有好,還是避開股息稅比較好?
‧贈與現金買房、直接贈與房子、繼承房產,哪個比較好?
‧夫妻如何報稅最省稅?配偶之間的資產互轉又該注意哪些稅? 
‧政府為何願意給予750萬免稅的海外所得,透露出哪些訊息?


闕又上老師以40年豐厚的財務規劃和理財管理經驗,在本書傳授小資族與中產家庭,如何在合法的情況下,找到有利的節稅方式,只要每年合法節稅省下15,000元,以此為單位,讓台灣一流企業為你這筆小錢幹活,40年下來,你得到的福利將高於國家勞保能夠給付給你的退休金,而且幾乎多出一倍!本書列舉了四大議題:

議題一:台灣個人所得稅的全貌與高度
當你在賺錢的同時,政府也在關心你的收入,這就是「綜合所得稅」的存在。節稅的第一步,就是守好你的荷包,減少不必要的稅負,從每年省下15,000元開始。


議題二:理財稅務更應全盤考量,不只看投資績效
要取得理財稅務的節稅福利不只看稅法,還必須加入投資績效的考量,避免陷入「稅法表面上應該做的事,加上投資的考量之後,反而不應該做」的盲點之中。


議題三:不動產節稅,不同移轉方式稅金差很大
房地產身兼「自住+投資」雙重功能,其資產價值較高的特性,稅負自然高。在不動產贈與上,更需利用「台灣房地產獨有特色」,讓不動產壓縮機,協助你的移轉多更多。


議題四:贈遺稅無縫接軌的延續與傳承
在合理稅制下有效進行財富傳承,確保資產不因稅負壓力而縮水。掌握最佳的資產傳承方式,確保未來世代能夠延續資產價值,不因高額稅負而影響財富的累積與管理。還有聰明移轉股權,少繳稅、多傳承。然後更進一步,擴大社會影響力!

看更多 收起

作者介紹

闕又上
1985年赴美,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。近三十年的投資管理生涯,歷經幾次重大股災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敗,失敗之後再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。截至2016年年底,過去八年的年均複利是17%,2017年上半年基金成績28.86%,領先美國標普500的9.2%,但2017年一檔重壓操作失手。

他自嘲之前是操盤手,2017和2018年這兩年則是被盤操。他說,以後若有機會逆轉,這一次烙在身上的刀疤,就更能增添人生的精采!本書出版時的2022年,回顧過去兩年的歷史,見證了又上成長基金有逆轉勝的機會,2020年又上成長基金增長108%,2021年成長57%,他說可以面對挫折,但不要輕易放棄,因為勝利者永不放棄。

優異的操盤成績,獲《路透社》譽為「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」(How a little-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)。2016年5月《紐約時報》專訪,徵詢他對巴菲特買蘋果股票的意見,文章標題是「巴菲特的布局說明蘋果已成熟」(Warren Buffett Stake Suggests Apple Is All Grown Up)。以現在回顧當年的分析也極為精準。

著有《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》《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?》《阿甘投資法》《你沒學到的巴菲特:股神默默在做的事》《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》《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:發現一流企業的長相和深度投資價值》,曾名列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榜。
 
FB粉絲專頁: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
YouTube頻道:又上財經學院

看更多 收起

目錄

作者序 因為他的一句話,使命感驅動這本書
感 言 與夥伴同行,賺到錢,也賺到人生
導 讀 「稅」醒時分,讓你的退休金再翻倍!


Part1 掌握節稅智慧──突破投資理財的思維盲點
CHAPTER 1 中產階級翻身,贏在觀念
1-1 國家理財和個人理財的相同與不同
1-2 我們國家「窮在觀念」上
1-3 跛腳稅制下,如何合法照顧權益?
1-4 鐵鎚人的視野和挑戰
1-5 政府暗示可以大方做的節稅之道
1-6 鋪了紅地毯的特殊節稅通道


CHAPTER 2 稅務規劃的重點打擊
2-1 節稅像什麼?
2-2 屬於你的聰明細心規劃


CHAPTER 3 這樣做,節稅更有利
3-1 為什麼您會多繳稅? 
3-2 我到底還有沒有合法省稅的空間? 
3-3 節稅還是繳稅,公司還是個人? 
3-4 大哉問:這個可以抵稅嗎? 
3-5 節稅的方向該往那裡找? 
3-6 別繳冤枉稅-報稅前的叮嚀 
3-7 報稅不等於稅務規劃 


Part2 把關稅負的第一道關卡──先守荷包,再創財富
CHAPTER 4 細說個人所得

4-1 綜合所得稅
4-2 掌握報稅三步驟 
4-3 最低稅負制


CHAPTER 5 個人所得節稅攻略
5-1 綜合所得稅之4項扣除額 
5-2 個人所得稅 3 大節稅重點打擊 
5-3 善用國稅局試算工具


CHAPTER 6 各式資產收益特性與稅收
6-1 股票 
6-2 債券 
6-3 全方位解析ETF 與共同基金
6-4 其他理財商品與稅務觀察


CHAPTER 7 投資節稅攻略
7-1 調兵遣將,稅省一半 
7-2 投資美股稅務指南 
7-3 長期持有v.s. 避開股息稅 
7-4 善用交易所得稅的差異 
7-5 有美意,但不美麗的分離課稅


Part3從財富傳承看財稅布局──無縫接軌,移轉與延續 
CHAPTER 8 台灣不動產之稅負與隱形成本

8-1 購買不動產之隱形成本 
8-2 持有不動產之隱形成本 
8-3 出售不動產之隱形成本 
8-4 不動產節稅 3 大重點打擊 


CHAPTER 9 遺贈稅之稅負概略
9-1 贈與稅的聰明規劃 
9-2 遺產稅的規劃 
9-3 不動產之贈與和繼承 
9-4 遺產繼承順序 
9-5 夫妻財產分配,剩餘財產計算標準 


CHAPTER 10 贈遺稅之節稅 10 大重點打擊

看更多 收起

序/導讀

導讀 「稅」醒時分,讓你的退休金再翻倍!
當你看完這本書,了解合法節稅的幾個重要突破點之後,「稅」醒了並且照做了,真的能讓退休金再翻一倍嗎?是的,看完這本書,我們的目標設定,就是期望給小資族和中產階級們帶來一些節稅的希望,和理財的人間四月天。

知稅法,懂理財
這個目標雖然有一點挑戰,但是成功率還是相當大的,就像電影《007》中所說的,這是可行的,也行得通(it is workable and doable),這個目標就是在眾多稅法中,找到一個合法或多個合法省稅的法條或方案,每年省下1 萬5 千元的稅錢,相當於每個月省1,300 元,並將這個省下來的錢投入在台灣最強的50 家公司的ETF。

根據永豐金控網站資料顯示,假設一個25歲畢業的年輕人,工作40年後,65歲退休,國家目前可以給予一次提領的退休金,也就是勞保部分,大約可領180 萬左右。但是,如果這個年輕人將每年合法節稅省下的1萬5千元,同樣40 年的時光,透過台灣五十大企業的股價成長,如果以年均7%,退休金估計約在320 萬左右,相當於可獲得勞保基金的兩倍金額,效益翻倍。

本書該如何閱讀?
在寫這本書時,我不斷思考與觀察,一般讀者在閱讀像這樣充滿大量稅法與稅務規劃的書籍時,會不會知道了法條規則,卻不知如何運用?以及在什麼地方使用?而且稅法與其他學科如投資、保險、退休遺產規劃的關聯性又是什麼?

在我的認知,知道如何合法節稅,比只是把它當成一門知識更重要。我站在一個整體財務規劃顧問的角色來撰寫本書,而不是會計師或法學專家。我更關心的是能否達到效果,並且與其他領域的整體財務規劃進行串聯與整合。

本書第一篇的三個章節由我主筆,希望透過故事讓大家掌握到節稅的思維。它不只是稅法上的理解,因為就算你對稅法不理解,你也可以借重會計師或財務規劃顧問來達到節稅的目的,畢竟這已經是專業分工的時代。

接著,我摘錄過去在美國寫過的一些節稅文章,讓大家了解節稅除了要了解稅法以外,還有哪些應該注意的事項。有了這樣的思維與視野,在借重專家之時,才不會與專家雞同鴨講,甚至可以運用從本書中學到的知識來與專家討論,創造最大的節稅效益!

第二篇以後,開始針對個人綜合所得稅、投資理財、房地產、贈與及遺產等涉及的稅法進行介紹,特別是本書特別設計屬於你的聰明規劃「20個重點打擊」,針對不同族群設計不同的情境與說明,你可以試著從中找到可以使用的工具,幫助你在節稅上產生直接的效果。期盼你能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,從複雜的稅務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節稅之道,讓退休金得以倍增,財富更好的傳承!


作者序 因為他的一句話,使命感驅動這本書
為什麼要寫節稅規劃這本書?因為要達到財務自由,或更高一層,人生更圓滿境界的均衡財富,或提早達到人生均衡財富,也就是工作、健康、家庭、友情、心靈這人生五顆球加上善循環。要達到這個目標,就無法不觸及五大整體財務規劃,而稅務規劃就是其中繞不開的議題之一。

因為「他」的一句話寫這本書,這個「他」是誰?他就是張忠謀先生。他曾經說過,回來台灣是想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高科技公司,驅使他的是一個「使命感」,他做到,也完成了,交出了人生極為亮麗的成績單!

驅動力與人生目標
張忠謀先生曾說:「好的道德,也是好的生意」,我們深信把工作做好,加上正直和善良,是可以形成三贏的局面:客戶有一個可以信賴的「家庭理財」醫生,進而有可能改變理財的命運;我們的財務顧問能賺到錢也賺到人生;最後我們的社會有小康安居的祥和,這三贏不是很好嗎?

很高興的是,我們這一次的教材編輯小組中的種子講師,有幾位就是來自於金控公司的理專,或者高科技公司的幹部。他們有些人多年來持續追隨又上財經學院的YouTube 頻道與閱讀我的書籍,認同均衡人生五顆球(工作、健康、家庭、友情、心靈)+我們推廣的善循環之理念,決定給自己這一生要賺到錢也賺到人生的終極目標。

於是他們辭掉了原有的工作,投入這個很有可能慢慢翻轉台灣金融生態的服務,也就是前面所說的,專業人士應負起開始和改進最重要的三個缺失:利益衝突、銷售的誘因大於規劃、全方位規劃的經驗不足,希望我們小小的一步,能夠促使社會往前推進一步。

這些種子講師的勇敢和決心,讓我有吾道不孤的感覺,如果您渴望有工作的意義,及人生的成就感,也相信以客戶的利益為先,把工作做好,是會賺到錢,也賺到人生的信仰者。

歡迎金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,和會計師,律師,以及對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工作有興趣的夥伴,加入我們的行列,一起同行,因為一個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遠,希望我們在面對挫折時,還能堅持初衷。也希望你透過我們的系列書籍,為自己增加應有的理財知識和技能,當國家社會面對眾多困境,諸事紛擾,無法幫助你時,你也能透過理財知識來自助。

我始終認為理財知識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,希望我們的知識和經驗,能為你點亮一盞前行的燈,讓我們一同前行!

看更多 收起

內文試閱

1-6 鋪了紅地毯的特殊節稅通道
就在本書截稿送印前夕,美國總統川普刻意避開4 月1 日愚人節,宣布以下事項:①減少貿易逆差、②降低國內賦稅、③製造業回流與④減低國債,並選定4 月2 日為美國「解放日」(Liberation Day),在白宮玫瑰花園(Rose Garden)簽署對全球各國徵收「對等關稅」行政命令。

這是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,其他國家對美國徵多少稅,美國將回敬約一半的「折扣」關稅,包括分別對中國(34%)、歐盟(20%)、南韓(26%)、日本(24%)、印度(27%)、印尼(32%)、馬來西亞(24%)等課對等關稅;英國、巴西、新加坡、澳洲等國對美國課徵10%的稅,美國將回敬同樣10%的對等關稅。台灣的稅率則是32%。

全球關稅的課徵,不但迎來股市的大震盪,未來恐怕也會引來全球貿易壁壘,以及關稅報復的一連串反應。川普搞了這麼大一齣,到底能不能如他所願,製造業全部或部分回流美國?究竟是川普想得美還是美夢成真,這得過一段時間才能印證。

但就亞洲而言,台灣會因而喪失競爭力嗎?我的看法比較樂觀,或許不會,但只有時間可以告訴我們。而我樂觀的原因與背景,也是與2024年海外所得免稅額由670 萬調高到750 萬有關。如果你還未看出這之間的蛛絲馬跡,那容我賣一個關子,請仔細閱讀,我在文末再公布我的看法。

為何政府大開750 萬海外免稅額大門?
台灣為什麼可以,以及為什麼要給海外所得750 萬這麼高的免稅額?多數人答不上來,但這個也是少數台灣政府跨部會合作無間,協同作戰的一個決策。

「免稅額」從2014 年的88,000 元調到2023 年的97,000 元,10 年來只增加9 千元。單身「標準扣除額」從9 萬到13 萬,10 年來增加了4 萬。

「薪資扣除額」從12 萬8 千到21 萬5 千,10 年來增加不到10萬。以上與2024 年海外所得一年增加80 萬免稅相比,很顯然的,海外所得免稅這部分就是政府希望你也能夠配合幫忙,這種對國家和個人都有利的節稅方式,就是政策的導向。

跟著政府政策,獲利又節稅
還有,從哪裡還可看出,政府為何下這麼大的猛藥?其實知識與投資及節稅政策,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,就從許多人都去過的麥當勞開始,聰明的你,知道大麥克指數又來了。

根據「紀路臺灣」2025 年 1 月 7 日發表的資料數據整理,在瑞士以法朗買一顆大麥克漢堡,換算成美元後,比在美國買的大麥克價格高出41.8%。其中,台灣的大麥克售價約為2.46 美元,比美國便宜近60%,比起中國的負38%,日本的負43%,越南的負47%,說明我們的幣值低估的最嚴重,在54 個地區中排名最低。

看完2024 年台灣幣值偏低的數據,幾乎低估60%,如果台幣升值60%,我們的出口就會面臨極大的壓力。倘若以上數據和推理是正確的,那麼2024 年1 年調高80 萬的海外所得免稅額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政府「因勢利導」,明示或暗示你節稅的政策,只有上面所說的海外所得一項嗎?當然不是,2024 年綜合所得稅的部分,就有另外一項節稅政策的調整值得關注,這一個項目可能可以達到我們所謂的全年省稅15,000元,40 年下來退休金多一倍的效果。

看更多 收起

詳細資料

ISBN / 9786269959204
EAN / 9786269959204
頁數 / 432
開數 / 18開
注音 / 無
裝訂 / 平裝
語言 / 中文繁體
級別 / 無

 

看更多 收起